1.什么是化学成分明确的无血清培养基?
答:化学成分明确的培养基只含有分子量和浓度已知的组分。
2.使用无血清培养基或组分有什么优点?
答:批间一致;化学成分明确;与含血清培养基相比,蛋白产量高、细胞死亡率低、细胞活性高;培养基性能稳定,后续分离纯化容易,因此无需预先筛选血清批次,简化了生产规程。
3.我能用DMEM替代DMEM/F12么?
答:DMEM/F12培养基是DMEM培养基和F12培养基的1:1混合物,因此DMEM/F12的营养好于DMEM。
4.如何提高有血清培养的细胞向无血清培养条件转化的成活率?
答:一般而言,将细胞从血清培养条件过渡到无血清培养需要一个过渡,可以先尝试梯度减少原培养基,加入无血清培养基,直到zui后*替换为无血清培养基即可。不要突然全部换掉原培养基,细胞可能会由于环境的突然改变不适应而减缓增殖或出现大量分化。
5.如何判断细胞合适的传代时间?
答:一般来说,在电镜下观察细胞长满孔板(或者培养板/瓶)的85-90%为*传代时间点。但具体的传代时间也因具体实验的要求、所需细胞的数量而有所调整。但如果细胞长不满50%就传代的话,也会影响细胞自身的增殖和生长(细胞与细胞之间也存在着“扎堆抱团”效应)。
6.培养MSCs是否需要提前铺板?
答:针对不同的培养基要求不同,有一些培养板需要提前铺板包被才可以使用有的不需要对使用的培养板进行铺板包被处理,MSCs可以直接进行培养或传代等,大大节省了铺板胶的成本和人力成本。
7.日常培养MSCs的过程中,是否需要每天换液?
答:细胞培养换液时间应该根据细胞生长的状态和实验要求一同确定。一般2-3d应该换一次生长液。传代操作的第二天换液,及时给新传代的细胞补充营养成分,更有利于细胞的生长。
8.如何判断培养的细胞是否污染?
答:细胞污染的话,从表象来看,培养基会发黄浑浊,如果还可以用肉眼看到一层细沙状的污染物沉积在培养液底部,则是典型的细菌污染,在电镜下还可以看到黑点状的细菌在不断晃动;如果肉眼看见的是白色的丝状或者类似絮状的物质,在电镜下也可观察到类似现象,则可判定为真菌污染。但具体是哪一类的细菌或者真菌污染,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9.细胞培养基里添加抗生素是不是必须的?
答:抗生素的作用主要是防止细胞培养液中添加成分或者细胞培养操作过程中带来的外界污染,加入抗生素可以有效降低细胞污染的几率,但视培养条件和培养环境的差异而定,抗生素也不是必须添加的。
10.细胞复苏的原则:快速融化。必须将冻存在-80°C液氮中的细胞快速融化至37°C,使细胞外冻存时的冰晶迅速融化,避免冰晶缓慢融化时进入细胞形成再结晶,对细胞造成损害。
11.细胞倍增数(PD)和“传代”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答:细胞倍增数(PD)是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细胞总数的2倍增加。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进行细胞倍增数的计算能够给出一个准确的细胞年龄。相比之下,传代仅仅是指子代培养过程,即从培养容器分离细胞(使用胰蛋白酶/EDTA或accutase),然后以较低的密度接种,以便作进一步的细胞生长。传代通常不考虑可应用的不同的分裂比率。不同的分裂比率产生一个*的传代数量,但细胞倍增数是变化的。因此,传代只是对实际培养年龄的一个粗略估计。
12.培养正常人体细胞可以添加抗生素么?
答:为了使细胞实现*的生长,我们建议不要使用抗生素。在添加抗生素的情况下,大多数原代的或者正常的人体细胞的生长活性都会降低。在某些情况下,当不能保证100%的无菌环境时,为了防止潜在的微生物感染,建议在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
13.冻存的细胞和增殖中的细胞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答:一般运送细胞需要用干冰进行保存,运输抵达后,必须转移到液氮中保存,或者解冻后直接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中,并使用合适的组织培养瓶培养。
14.添加补充剂之后培养基可以使用多久?
答:一旦已经向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补充剂,则在4°C的保质期为6-8周。尽量避免将培养基重复加热至37°C,这将降低生长因子的活性和L-谷氨酰胺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