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培养基的应用
更新时间:2015-10-28 点击次数:1389
目前,血清仍是动物细胞培养中zui基本的的添加物,尤其是在原代培养或者细胞生长状况不良时,常常会先使用有血清的培养液进行培养,待细胞生长旺盛以后,再换成无血清培养液。细胞转入无血清培养基培养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一般要逐步降低血清浓度,从10%减少到5%,3%,1%,直至无血清培养。在降低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细胞形态是否发生变化,是否有部分细胞死亡,存活细胞是否还保持原有的功能和生物学特性等。在实验后这些细胞一般不再继续保留,很少有细胞能够长期培养于无血清培养基而不发生改变的。细胞转入无血清培养之前,要留有种子细胞,种子细胞按常规培养于含血清的培养基中,以保证细胞的特性不发生变化。
以往培养造血干细胞通常使用含有胎牛血清的培养基,由于血清中含有抑制性成分(包括可转化生长因子-β),而其他营养成分也会因为血清批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些都会对细胞的培养产生影响。为了减少这些可变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研究某些特殊的调节因素或生长因子的作用时,使用不含血清的培养基。
造血干细胞培养基用于扩增骨髓、外周血以及脐带血来源的CD34阳性细胞。它只含有人白蛋白,不含其它动物来源的组分,使其更容易用于临床研究。配方中不含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使用时必须根据各自的培养需要加入不同的因子。通过7天和14天培养总有核细胞、定向前体细胞、早期前体细胞或高增殖潜能克隆形成细胞检测了该培养基的性能,在CFU分析中前体细胞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
造血干细胞培养基具有光明的临床治疗前景。然而,常用培养基含有胎牛血清(FBS),增加了病原体、异种抗原、批间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