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培养基的基本成分为基础培养基及添加组分两大部分。 用于生物制药和疫苗生产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多数呈贴壁生长或兼性贴壁生长;而当其在无血清、无蛋白培养基中生长时,由于缺乏血清中的各种粘附贴壁因子如纤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胶原、玻表粘连蛋白,细胞往往以悬浮形式生长。
造血干细胞是指尚未发育成熟的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因此是多功能干细胞,医学上称其为“万用细胞”,也是人体的始祖细胞。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机体的起源细胞,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祖宗细胞。它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高度的自我更新或自我复制能力;其二,可分化成所有类型的血细胞。造血干细胞采用不对称的分裂方式: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细胞。其中一个细胞仍然保持干细胞的一切生物特性,从而保持身体内干细胞数量相对稳定,这就是干细胞自我更新。而另一个则进一步增殖分化为各类血细胞、前体细胞和成熟血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执行各自任务,直至衰老死亡,这一过程是不停地进行着的。
1.直接适应——细胞从添加血清的培养基转换到无血清培养基(SFM)中。
一些类型细胞可直接从包含血清的培养基适应无血清培养基。对于直接适应,接种细胞密度应该:2.5×10~3.5×10细胞/ml。当细胞密度达到1×10~3×10细胞/ml时,传代培养细胞。当细胞密度在培养4到7天后达到2×10~4×10细胞/ml时,细胞*适应了无血清培养基。每隔3~5天,当细胞密度达到1×10~3×10细胞/ml,细胞活率在90%时,贮备的适应了无血清培养基的细胞培养物应该再次传代培养。
2.连续适应——分好几步把细胞从添加血清的培养基转换到无血清培养基(SFM)中,与直接适应相比较,连续适应趋向对于细胞更加温和一些。
(1)以2倍正常接种密度接种生长活跃的细胞培养物到75%有血清培养基:25%SFM 混合培养基中,传代培养。
(2)当细胞密度>5×10细胞/ml时,以2×10到3×10细胞/ml细胞密度,在有血清培养基:SFM为50∶50的混合培养基中传代培养。
(3)以2×10到3×10细胞/ml细胞密度,25%有血清培养基和75% SFM中传代培养。
(4)当细胞密度达到1×10到3×10细胞/ml(接种后4到6天),在100%SFM培养基中传代培养。
(5)每隔3到5天,当细胞密度达到1×10到3×10细胞/ml,细胞活率在90%时,贮备的适应了无血清培养基的细胞培养物应该再次传代培养。